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老饕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24日 -
:
老鄉噴噠會兒
盼
□小草
過了正月初五,年味漸去漸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的歌謠的再唱要等下一年。
我小時候,家裏很窮,那時也不是一家,普遍這樣。小朋友跟著大人一塊過苦日子,實在難熬,吃的一貫的清湯寡水,於是只能盼望著節令的快快到來,可以改善夥食吃頓好的。
在這一年中,節令屈指可數,就從春節說起吧。春節算是一個大節令,對於小朋友來說,感到就是穿新衣放花炮吃好滴。於是,從臘月初八就開始盼,歌謠曰:“吃罷臘八飯,就把年夕盼”。臘八本身就是個小改善,吃臘八粥,五穀雜糧放一塊熬啊熬,熬成稠呼呼的色香味俱全的粥,比平時的普通粥好吃得多!
再往下,“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宰雞子,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剃狗頭,三十兒褪蹄兒,初一兒一撅屁股一作揖兒”,這就春節到了。吃餃子,吃花糕燉菜,三十晚上早吃完餃子後,奶奶就拿出准備好的新衣服給我們試穿,我們可高興啦。第二天天不亮,街上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暴風驟雨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我們躺不住了,就飛快地穿上新衣鬧著家裏大人快放鞭炮給家裏大人拜年拜年,然後跑街上撿拾花炮、拜年掙糖果,熱鬧非凡,小朋友開心到極致。三十兒初一兒四大頓少不了,就是,三十午晚和初一的早午四頓,早晚餃子中午饃菜,小朋友吃的很高興。以此到初五,一般串親戚居多,當然也都吃好滴。初五一過,年味漸遠,再沒好吃好玩的,小朋友就慢慢的等下一個小節令吧。
正月初八,民謠:“初八吃疙瘩”,究竟有什麼典故不得而知,反正也是小的改善。吃疙瘩,吃什麼疙瘩?是疙瘩湯嗎?當然,疙瘩湯做好了也很好吃。現在要說的疙瘩是指綠豆面做的面條,我們衛輝一帶叫做“疙瘩條”,自己擀或機器軋制都行,做成撈面澆上鹵調蒜汁很好吃,小朋友吃得露出笑容。
初八過後盼十五十六,元宵節吃元宵,是現在的事,那時候沒條件吃元宵湯圓,吃的是自制的茶面,就是把小米搗成面然後熱炒,同時放點其它配料,炒好了就可以做茶糊塗,裏面可以下餃子,吃起來有滋有味,民謠曰:十五十六不炒茶,餓的小孩兒就地爬。中午一般是饃菜,小朋友吃了兩天好的,打了牙祭。我們府北鄉沒有花燈高蹺旱船之類,這裏是一片靜悄悄。
再往下就等到出了正月的二月二。這天的歌謠很多,什麼“二月二龍抬頭,忤逆媳婦發了愁”啊,什麼“二月二煎粘糕”啊等等,小朋友懂不了那麼多,只知道又要改善了,要吃粘糕啦!我們那時沒現在這麼豐富,只是把蒸熟的紅薯趁熱和進面粉拍成餅用油煎,出鍋的就是粘糕,很甜很黏很好吃。
二月二過完後,下一個節令就是五月端午,中間隔的時間太長,小朋友們都等得心急火燎。扳著指頭好不容易等到了五月端午,家長們蒸好饅頭調好了涼菜讓孩子們吃,雖然那時沒有粽子,但吃得也是美滋滋的。那涼菜無非就是涼拌綠豆芽或筠子梗菜,至多打點涼粉,就打發過節啦!當然,五月瞧娘,小朋友跟著到姥姥家吃油條吃肉菜,也能解饞。
端午到中秋距離更遙遠,還好,中間有些小節令,小朋友也可打牙祭。六月姥姥給外孫送羊,有油條,有蒸熟的面羊,小朋友歡迎姥姥,得到好吃的。
六月初六,俗稱“陸lu月陸lu”,這天,人們把戲裝或衣服搭太陽下晾曬,羊倌蒸些供品放羊圈門口供香。供香完,在一旁圍觀的小朋友會分到一點好吃的。
七月十五中元節,應該是祭祖之日,這天要改善一下,蒸供品,給小朋友蒸面羊,小朋友很高興,又有好東西吃啦。至於村際間對鞭活動,小朋友年幼沒法參加,只想著吃好滴。
盼望已久的八月十五終於到了,自己有月餅吃,還給姥姥送月餅,又能吃到好吃的。中秋中午家家改善夥食,饃菜居多,也有吃米飯的,那算有法戶。吃著月餅賞月,聽奶奶講月奶奶的故事,小朋友在美麗的故事中睡著了。
九月九重陽節,我們府北鄉習慣吃大鍋煎餅,家長攪了面汁往燒熱的大地鍋裏攤煎餅,熟了蘸著蒜汁吃,美極了!
再往下就到了冬至,吃餃子,安耳朵,家家戶戶冬至這天拌不同的餡、包不同的餃子,香噴噴的端上桌,蘸著醋,安不安耳朵顧不了那麼多,嘴巴解饞拉倒,小朋友猛吃一頓,就巴望著春節的到來。
節令,除了有更深刻的內涵外,也是美食節,更是少年兒童的夢幻和追求。
來源:衛輝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