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老饕

全球最長壽老人年齡達117歲260天:喜歡下黑白棋,目標活到120歲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19日 -
:       
 

北京晚報官網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首超8萬人!日本百歲老人人數連續50年刷紀錄,女性占九成

截至9月15日,全日本100歲以上老人為8萬450人,首超8萬人,人數連續50年刷新此前紀錄。日本政府認為原因是“1920年出生人數比較多”。百歲老人中女性占全體88%,為7萬975人,男性為9475人。
最高齡老人是住在福岡市的田中力子,今年117歲。她也在去年被吉尼斯認定為“存活的世界最高齡人士”。最高齡男性是住在奈良市的上田幹藏,今年110歲。

研究了9萬日本人後發現:日本人長壽秘訣主要與“吃”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連續多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人為什麼就全球最長壽?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與“吃”有關!

日本人長壽與“吃”有關!

2020年7月16日,《歐洲營養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發表了一項來自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研究科公眾衛生學的研究,分析了超過9.2萬人的數據後發現,日本人“常吃的七類食物”和“不常吃的一類食物”可能是日本人長壽的秘訣!

研究根據8項日本飲食指數(JDI-8)評價了參與者的飲食,得分越高代表飲食習慣越日本化。研究人員使用經過驗證的147項食物頻率問卷調查了超過9萬人的飲食習慣,平均隨訪時間為18.9年。

所謂日本飲食“常吃的七類食物”有:

米飯

味增湯

海草

漬物

黃綠色蔬菜

魚類

綠茶

“不常吃的食物”是:

牛肉、豬肉

結果顯示,“飲食習慣越日本化”的參與者的死亡風險較低。8項日本飲食指數分數最高的人群與8項日本飲食指數分數最低的人群相比,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4%,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了11%,心髒疾病死亡風險下降了11%。

對於全因死亡風險而言,多吃海草風險下降6%,多吃漬物風險下降5%,多吃黃綠色蔬菜風險下降6%,多吃魚類風險下降3%,多喝綠茶風險下降可達11%。

研究人員總結,日本飲食與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髒死亡風險降低有關。這可能與日本飲食中海草、漬物、黃綠色蔬菜、魚類和綠茶中的有益健康的營養素有關,有助於健康長壽。

其實,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表揚”了,看了他們的飲食習慣讓人不得不服。

日本人究竟是怎麼“吃”出的長壽?

1. 喜歡吃魚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道,每年秋天日本很多地方舉辦秋刀魚節,萬人吃魚的場面不可謂不壯觀。

數據顯示,日本每年人均吃魚由70多公斤增長到100多公斤,甚至超過人均大米的消耗量,是法國人均吃魚量的兩倍多。

每年3月~5月,六線魚、烏賊、蛤蜊、石鱸、鯡魚等成了日本人餐桌上的“座上客”;到了6月~8月,鮑魚、鰻魚、鯰魚、黑目鯛等開始唱主角;秋天則是康吉鰻魚、鰈魚、秋刀魚、金槍魚的天下;冬季當屬鱈魚、鯖魚、鮪魚等最美味。

一年四季,魚是每個日本家庭餐桌少不了的必備菜品。比如很多人熟悉的鰻魚飯,不足全球人口2%的日本人,卻吃掉了全球70%的鰻魚。

2. 少吃紅肉

2017年,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於康教授曾在《我是大醫生》節目中分享一張“地圖”,叫做“全世界紅肉分布和惡性疾病分布的相關性地圖”,圖中紅色越多,意味著發病率越高。

於康教授在節目中談到,“日本人相對中國來說,吃紅肉是比較少的,所以惡性腫瘤的相關發病率是低於中國的。而德國、美國、加拿大吃豬排、牛排、羊排比較多,他的結腸癌、乳腺癌發病比例就超過中國。”

正如這次研究中提到,日本人“不常吃的一類食物”是牛肉和豬肉。

紅肉既指豬牛羊等畜類肉食,大量攝入紅肉的人群,相對於紅肉與白肉均衡搭配的人群,患結直腸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發病風險都要高。

3. 喜愛喝茶

日本人非常喜歡喝茶,熱情一點不比國人少。2006年10月8日,在日本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茶會,14718人在茶會上同時喝盡一杯抹茶,創造了同時喝茶人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茶葉含有茶多酚、芳香油、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特別是淡綠茶,對加強心腎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是大有好處的。

4. 吃得節制

有醫生表示,剛到日本時,很長時間都餓得饑腸轆轆,因為日本醫院食堂的飯,用他的話說是“少得可憐”。幾片新鮮蔬菜、四五片肉片、一碗醬湯、一小碗米飯就是一頓份飯。

我曾多次到日本的導師和朋友家做客,發現日本人請客最大的特征是主人很熱情,而客人卻往往吃不飽。主要原因是盡管菜品有十幾道,可是每道菜的菜量極少。請客吃不飽不是主人吝嗇,而是由日本菜的特點決定的。

感覺上日本人的飯量只有中國人的一半,即使是幹體力活的,飯量也比我們少得多。所以在日本除了相撲運動員以外,很少見到胖子。而且日本人吃飯很慢,一碟菜我們一口就能吞下,他們卻能細嚼慢咽地吃上十幾分鐘。

5. 吃得很雜

雖然日本人每頓飯的分量很少,但卻比較“雜”,樣式非常豐富。

日本厚生勞動省在1985年就制定了《為了健康的飲食生活指南》,倡導民眾一天盡量吃30種食材(包括烹調油和調味品),營養才全面。

此後,很多人將其當作每日飲食准則,比如五色壽司飯會以米飯為主料,加入甜蝦、貝肉、烏賊肉、魚籽、金槍魚、糖姜片等;做菜時,用多種食材做成一道菜;味噌湯裏有豆制品、海鮮、蔬菜等。

6. 吃得少油

日本人的烹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者蒸煮。

有醫生表示,在日本的餐館裏,一棵卷心菜蒸過之後,蘸著日本特有的調味汁食用就是一道美食;沙拉也被改良的,新鮮的蔬菜只撒少許鹽,滴幾滴橄欖油,再撒上點芝麻就算一道“沙拉”被端上了餐桌。

日本料理也被稱為“水料理”。在日本飲食中普遍少油、少鹽、少調味品,其飲食原則是盡量使各種飲食材料保持原味。另外日本料理也很少用煎炸、紅燒等烹調方法,多用清蒸、涼拌或水煮。日本人吃海產品、豆制品和蔬菜也不用大量的油爆炒和紅燒,基本上是生吃或拌成沙拉。

清蒸、涼拌、水煮的烹調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提供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活性物質,減少致癌物質的產生,對健康和長壽意義重大。

7. 吃得偏淡

在1972年頒行的《職業健康法》和1982年頒行的《社區健康法》中,日本詳細規定了社區衛生從業者在高血壓防治中的責任和義務;他們也在全球率先將測定吃鹽量納入健康體檢範圍。

得益於這些舉措,居民吃鹽量逐漸降低,高血壓控制率逐年提高。飲食結構的優化和高血壓控制使慢病發病人數大幅減少,提高了日本人的壽命。(原標題:全球最長壽老人年齡達117歲260天:喜歡下黑白棋,目標活到120歲)來源:綜合@蘇州新聞網、@三聯生活周刊、文匯網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