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做理療、防脫發……健康消費數據暴漲,年輕人成養生主力軍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02日 - 健康小編  
   

  

中國城市報

中國城市報官方帳號

近日,網紅即食燕窩被曝料成分為糖水的新聞刷爆網絡,推崇速食“燕窩”的養生党們紛紛表示很受傷:本想花錢養生,誰料只是喝了碗平平無奇的糖水。而這一事件也從側面折射出,大眾對健康需求的維度在不斷拓展,“花錢買健康”逐步成為人們的一種消費“剛需”。

上一代人“治和補”

年輕一代“養和防”

“我今年25歲,但我的牙齒45歲、頸椎55歲、很多頭發已經‘入土為安’……”北京白領鄭女士這樣調侃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今,像鄭女士一樣,備受健康問題困擾的年輕人日漸增多。一份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顯示,僅兩成白領自認為身體狀況良好。

為什麼當代年輕人生活條件更好了,身體卻走了下坡路?

中國抗癌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當前年輕人飲食偏重“紅肉”,攝入過多高脂、高油、多鹽食物,生活“不潔”,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不少疾病發病年輕化的高危因素。

當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健康意識覺醒,健康消費也由此進入了“後浪”時代。

阿裏健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雙11”天貓醫藥95後活躍用戶同比增加了102%。

“以前賺點錢就喜歡買包和化妝品,現在做理療、辦健身卡、上瑜伽課,錢多半花在了維護健康上。”95後職場青年趙毅不僅自己重視健康,還帶著父母一起養生,“最近我給爸媽買了按摩椅、泡腳桶和體檢套餐。”

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商首席運營官趙子強認為,對比上一代人,90後、00後的健康觀念發生了變化——上一代是治和補,而年輕一代則是養和防。

究其原因,無外乎上一代人收入水平有限,且健康意識比較薄弱。而當下,已成為消費主力軍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們,不僅有著比較強的消費能力,在消費意識上也有著“別讓身體拖後腿”的前瞻性。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賀娟對年輕人的健康消費觀表示認同。“相對於人病了再進行治療,預防疾病對於保持健康更重要。”賀娟說。

受理念變化影響,健康消費產品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統計來看,95後最愛買的健康類產品,依次為體檢套餐、醫用面膜、HPV疫苗和即食燕窩。

中小城市人均健康

消費增速“彎道超車”

不僅是健康消費的人群結構和消費理念發生了變化,從地區看,我國健康消費還呈現出明顯的下沉趨勢。

“中小城市的健康消費增速明顯高於大城市。”阿裏健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天貓“雙11”,安徽省宣城市人均健康消費額增長了136%,遠遠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在健康人均消費城市排行中,上海、北京、杭州位列前三,南京、舟山、成都、廣州與深圳緊隨其後。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就在11月25日晚,阿裏健康發布了2021財年上半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自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間,阿裏健康實現收入71.62億元,毛利1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0%和80.3%。同期實現扭虧為盈,利潤額為2.79億元,經調整後利潤淨額達到人民幣4.36億元,同比增長286.4%。

阿裏健康能扭虧為盈的背後,也說明了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

不可否認的是,經曆疫情大考,大眾對健康需求從瘋狂的“免疫力”,向免疫調節、骨骼健康、改善睡眠、抗衰老等多元化擴延,更加精准細分和專業全面。

“健康消費這個詞至少已經熱了三四年了,但今年疫情更像是一個催化劑,它把健康的價值重新帶回我們的視野。”在消費大數據研究機構CBNData的首席運營官王洋看來,在各行各業都苦於找增長點的這一年,大健康行業是為數不多逆勢增長、表現最突出的行業之一。

家庭成健康消費重要場景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健康消費的另一大變化就是消費者更加重視家庭健康,願意為高品質家庭健康商品和服務買單。

記者從京東健康了解到,“雙11”期間適用於青少年的矯正視力OK鏡護理液品類同比增長180%,服務家中老人的膏貼類醫療器械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中醫保健類醫療器械成交額同比增長184%。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健康消費雖有一定的功效,終歸是治標之策。

“熬最晚的夜,用最貴的眼霜。”“飯可以不吃,但保健品一頓都不能少。”這些來自網絡的段子反映出當下健康消費存在的一個問題:不少人對健康消費過於依賴,從而忽略了生活習慣的改變。

有關專家認為,大眾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健康生活的追求上面,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心態等。

■作者:鄭新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