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1日 -
:
汽車科學島
媒體人,汽車達人
#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比亞迪品牌汽車特點概述:
燃油動力汽車-平庸中存在技術領先
混動電動汽車-技術領先優勢過於明顯
在自主品牌中比亞迪汽車的話題度很高,然而卻很少出現對車輛的專業測評,這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正是兩類車型的概述特點,不過更重要的還是測評機構對於該品牌的燃油汽車缺少興趣,混動與電動汽車基本無需測試,因為比亞迪這家車企有非常嚴格的「出廠測試」。
01
測試類目
汽車應當進行哪些測試後才能讓消費者放心?也許至少應該有以下三項。
碰撞測試
磁場測試
性能測試
能在這三項測試中拿到好成績的才算優秀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有自己的車輛碰撞測試場(實驗室),量產汽車如果達不到高標准的話,在廠家內部就會被否定了。
至於曾經爭議比較大的宋max,在CIASI的真面目被起底後也沒有爭議了,MPV車型存在“先天不足”,細數進行過同類車評的進口、合資與國產MPV,可以說沒有哪台會比宋max的成績好。所以在車輛安全性方面沒有什麼好評測,拆車量一量鋼板的厚度也說明不了太多,因為量不出來鋼板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磁場測試」包括磁場強度和電場強度等多個類目,不過主要測試的是車內的電磁環境,也就是對於各類設備的影響;測試過的電動汽車即使是數百kwh容量的電動大巴,磁場與電場強度標准也只是國標的“‰·幾”而已。
所以比亞迪電動與混動汽車在這一方面是挑不出什麼不足的,如果實測過這些汽車的話,想要挑出問題估計只能以“跑分”的標准來找茬了。基於專業的車輛測名而言,從這兩個最基礎的角度都難發現問題,那麼在油耗與性能方面又會有什麼結果呢?
02
技術特點
1:比亞迪燃油動力汽車經過兩個階段,存在的問題已經改善,現階段幾乎找不到問題。
所謂存在的問題只能說是「6DCT25-六檔幹式雙離合」的問題,這家車企作為很早投入變速箱自主研發的自主品牌,初期選擇的機型是DCT(雙離合);而初期的DCT幾乎九成以上都在使用幹摩擦式離合器,所以比亞迪也沒有例外。
然而這種機器怕是火星來的工程師也解決不了其離合器不耐用,以及換擋頓挫等問題;原因在於沒有任何潤滑與主動散熱系統的離合器,高頻率的進行半聯動是必然會嚴重磨損的,這是比亞迪走過的彎路。早期的秦宋用戶是感受比較深刻的,但好在這些機器都被快速的淘汰了,而且為機器提供了終身質保,這種知錯改錯的態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6DCT35-六檔濕式雙離合是後期的改進型,濕式多片式離合器通過變速箱油的潤滑與散熱,實現了穩定的運行、相對平穩的換擋與省心。至此比亞迪的燃油汽車也沒有什麼好車評了,因其從來不吹噓燃油汽車的水平會如何。
雖然比亞迪很早的研發並應用了476&487兩台1.5T-2.0T的缸內直噴發動機,但因車身結構用料等因素的影響,推重比被拉低從而造成性能表現的不夠突出(仍超越同期80%以上的競品)。所以這個品牌的重心還是放在了混合動力汽車上,對於這些車真的是“無語”。
2:比亞迪混動汽車DM平台經曆了三個階段,特點概述如下。
DM綠混-ECVT
DM2.0-並聯式混動
DM3.0-加入BSG電機
這套系統的第一代在2008年上市,使用的變速箱稱之為CVT,但是結構已經是集成雙電機的ECVT,內燃機采用的是串聯式布局。
這套系統的特點是不能去深挖的,或者說是合資品牌汽車不敢於深挖的;因為本田豐田的雙擎混動汽車是一樣的技術平台,其中以增程駕駛模式為主的本田ECVT普及時間晚好多年。那麼對這套系統進行好評或差評都是不合適的,好評則為承認中國車企的技術崛起,差評是連自己的都給抽了。而且尷尬的是DM綠混被比亞迪選擇了淘汰,DM2.0就有些顛覆性了。
「並聯式混動系統」指燃油動力驅動系統完整保留,相比沒有傳統多速比變速箱的ECVT而言,內燃機更能有效發揮性能並降低油耗,即使是奧托循環也會比競品的米勒或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更節油。
同時電驅系統不再使用集成類型,而是以P3前置電機為入門級標准,P3+P4實現全時四驅;這套系統使用的永磁同步電機功率可以非常大,而電機的動力轉化損耗低到接近3%(比亞迪電機),而內燃機的損耗會高達平均65%左右,那麼使用大功率電機也是可以節能的,同時可以提升性能又何樂不為呢?
所以2.0-秦唐兩台車的性能都很強,在中端SUV仍在以破百突破10秒而沾沾自喜時,唐DM達到了4.5秒的超跑級標准,平均油耗不足10L/100km;日常代步每年中的甚至更多的時間都不用燒油,電驅代步的成本比油電混合汽車還可以低十倍。
假設我們會有意圖的去抹黑比亞迪這個品牌,咱們來探討一下該從哪裏入手:性能,油耗,安全性,智能化還是什麼呢?貌似不好下手。好在國產汽車在這一階段中,還很難讓高端汽車實現高銷量,結果則是放任自流即可。
「DM3.0-BSG」(DMp)系統更是沒法挑刺,如果說DM2.0在油電混合模式中長途駕駛,期間會因為動力電池組虧電,出現短時間的純油驅動;過程中通過驅動電機來發電,實現階段性的HEV會比較差,那麼BSG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BSG-發電啟動一體機,功能無需贅述;DM3.0·BSG的功率為25kw,油電混合模式駕駛過程中是肯定不會再虧電了,除非調整系統強制設定才會虧電。假設系統允許高功率發電的話,這台車就不是目前中低轉速可以實現增程駕駛的模式了,而是全轉速增程駕駛都可以。至此秦、漢、唐、宋Pro四台車均可實現高性能與低油耗兼備——怎麼思考都不好找槽點了。
重點:DM3.0增加了雙擎四驅系統,驅動電機移動到後橋;實現的是純電模式後輪驅動,油電混合全時四驅。這套系統用於漢DM這台轎車上,能夠讓一台轎車同時具備兩種高端驅動系統的駕駛感受,還要怎麼著呢?
所以這些車真就無需測評,比亞迪給出的破百加速成績是沒有水分的,因為電機的恒功率特點決定了試裝車和量產車無需有什麼區分,內燃機只是作為輔助動力元而已。至於行駛感受與駕乘幹式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也就是說比亞迪的發布會或者銷售終端說是什麼,結果基本也就是什麼了,測評大多顯得沒有意義。
(唯獨一點-比亞迪說售後服務水平的提升我都不信)
最後需要了解的機型:
驍雲1.5T-米勒循環136kw/288N·m(1500~3700rpm)
驍雲1.5L-阿特金森循環43%熱效率
這兩台機器說明了比亞迪的燃油汽車也不好“下手”了,因為米勒循環技術的缺點低轉速扭矩差,但是這台機器的扭矩要比同排量90%以上的奧托循環發動機還要強。曾經的比亞迪重心不在燃油汽車上,所以對內燃機的技術升級速度很慢,但是一旦“惱火”會有什麼結果也不好預測,這家車企撐得起是研發型。
國產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比亞迪不是第一個推出,然而能把熱效率做到這種程度的車企,目前還真的是獨一份;同時四段式防凍冷卻液的循環模式,取消傳統泵系、以電機驅動減少扭矩損耗,高成本柴油機使用的EGR廢氣循環再利用等技術的應用,讓這台機器與一般的阿特金森發動機出現了巨大的差異。
至此對於比亞迪也是失去興趣了,可以負責任的說:只要比亞迪推出DMi-驍雲1.5L的油電混合與插電混動汽車價格合理,這些車不用評測與宣發都會成為爆款;驍雲1.5T-DMp3.0能夠快速升級的話,這些車也會成為熱門車。不過比亞迪在產品定價方面往往是比較奇葩的,所以還是有可能被“友商”選擇性忽視,這個車企的營銷團隊很有可能把這個品牌搞廢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