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老饕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5日 -
:
讀創
深圳商報官方帳號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
“油多不壞菜”、“油不冒煙菜不下鍋”是不少中年人炒菜的時候做出美味菜肴的大法,似乎聽到那清脆的“嗞啦”一聲響,才有炒菜做飯的感覺,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殊不知,這些都是認知誤區和錯誤做法,長此以往,不但沒有營養,反而可能死人!
還有的人表示質疑:“我家炒菜油是放得多,但我們並沒有把油全部吃進去啊,我都會撇掉,最後還有很多留在盤子底,這個不會超標吧?”近日,記者采訪深圳市營養學會專家時,專家表示,炒菜放油多,基數大了,吃進去的油也會多,因為菜上還是沾了很多油,而長期吃油太多對身體的危害可不止一點點。
你攝入油量超標了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應超過25~30g。而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綜合報告》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人日均使用油攝入量已達42.1g,超出推薦量40%,有80%家庭食用油量超標。
市營養學會專家提醒,指南推薦量只限定了大家三餐中的油脂攝入量,卻不包含日常一些飲食所攝入的額外油脂和“隱形油”。如果你有下面這些愛好的話,就要小心日常油脂攝入已經超標了哦!
●吃排骨等看起來“肉少”的菜;
●每周吃油炸、幹煸、紅燒類菜肴超過3次;
●每周吃純肉餡餃子或者餛飩的頻率高於3次;
●早餐愛吃油條、油餅、麻團、千層餅等食物;
●喜歡吃羊肉串、烤腸等燒烤類食物;
●喜歡吃芝士、黃油制作出的食物;
●蔬菜沙拉總是放很多沙拉醬;
●喜歡喝魚湯、肉湯、骨頭湯等濃白色的湯;
●花生醬、巧克力醬不離手;
●一吃堅果就停不下來。
高油僅僅導致肥胖?不!疾病接踵而至!
大家可能覺得,吃油太多頂多是導致肥胖,沒什麼大不了。實際上,不管動物油、植物油,攝入過多都是高脂血症的危險因素。長期血脂異常可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腎動脈硬化等疾病。高脂肪膳食也是肥胖發生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還有,反式脂肪酸大家應該都聽過吧,它可是被稱為藏在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反式脂肪酸攝入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反式脂肪酸多產生油脂氫化、脫臭或精煉過程(經250℃以上高溫處理),一部分雙鍵結構由順式發生異構,轉變為反式構型。如人造奶油、起酥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相對較高,另外很多加工食品中也含有。
如何減油?記住這7大“保命”配方!
1、改變烹飪方式
烹飪時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鍋、烤箱、電餅鐺等烹調器,均可減少用油量。就算要做油炸食物,建議是在油炸之前在食物外面包裹一層澱粉,裹的澱粉越薄,油炸時越不吸油。如果用小麥粉或者玉米粉的話,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吸油量。
2、養成用控油壺的習慣
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宜超過25~30g,但就中式飯菜做法,放油多少,其實全憑手感,所以可以買個帶刻度的控油壺控制總量,每次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
3、少攝入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如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2g。
4、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提防“隱形油”
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要擦亮眼睛選擇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像芝麻醬、沙茶醬、油辣醬、花生醬、巧克力醬、蛋黃醬等食品都富含油脂。加工類食品,如油炸食品、各種餅幹(尤其是夾心餅幹、酥性餅幹)、奶油蛋糕、奶油點心、蛋撻泡芙、巧克力、薯片薯條、方便面、膨化食品、冰淇淋雪糕類、披薩、漢堡、含奶或奶精的飲料(比如奶茶、奶咖、奶昔)等,這些食物都是一不小心就會送給你很多“肥膘”的“隱形輸油專業戶”。此外,一些堅果中的油也要防範,例如葵花籽、松子、核桃、榛子等,每日食用不要過量。
5、不喝菜湯
烹飪菜品時,一部分油脂會留在菜湯裏,建議不要喝菜湯或食用湯泡飯。
6、綠葉蔬菜用水焯
相比其他食物,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是比較吸油的,所以為了防止攝入過多的油脂,大家可以將青菜在開水中焯過之後,立即放入冷水中。然後在炒鍋中放少量油,把配菜翻炒一下,立即加適量水,差不多後,將事先處理好的青菜倒入,翻炒幾下,出鍋前加點鹽即可。
7、減少在外就餐頻次
合理點餐,避免浪費。如果無法避免在外就餐,可以主動要求餐館少放油,也要少點油炸類菜品。
好了,減油的方法教給大家了,俗話說,“摳門”的人活得久,只要做好了減油、減鹽、減糖,相信你們不管你們年齡多大,都還能是“精神小夥”“精神小妹”!